<何为入泮>
“入泮礼”指的是中国古代学生的入学仪式。在古代,“泮”就是指学校,也称“泮宫”。
古人的“入泮礼”是一个相当庄重的仪式。在古代,凡是新入学的生员,都需要进行“入泮”仪式。
以此激励学子们:珍惜读书机会、勤奋好学!同时,又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。
候场准备
吉时将至!
司礼者,各司其礼。执事者,各执其事。
入场仪式
学子们,经过献礼台,
伸出双手,进献束脩,踏入泮宫。
六礼包括:
莲子,寓意:苦心教育。
芹菜,寓意:勤奋好学。
红豆,寓意:鸿运高照。
红枣,寓意:早日高中。
桂圆,寓意:功德圆满。
干肉,寓意:感谢师恩。
盥洗,寓意净手净心,去杂存精。希望孩子们在日后的学习中,心无旁骛,专心致志。在成长过程中洗去浮躁、稚气。不忘初心!不畏将来!希望此后学子们 能专心致志的学习,为将来考取功名打好基础。
过泮池,走泮桥!
寓意平步青云,步步高升!
是读书人至高无上的象征。
礼仪老师带领着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,穿越文枢门。文枢,是文化中枢、人才荟萃之地 。祝愿每一个穿过文枢门的学子 ,都将学有所成。入泮礼活动也由此揭开序幕!
"童蒙之学,始于衣冠,先正衣冠,后明事理"
衣冠不仅仅意味着遮羞
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
之后才能有所作为!
敬拜仪式
束脩,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礼节
古代学生与师长初见面时
必先奉赠礼物,表示敬意,名曰"束脩"
早在孔子时期已经实行,也称“束脩之礼”
束脩的致送,表示学子对师长的尊敬
在此,我们就效仿古代读书人
为孔子先师进献“束脩六礼”,以表尊敬。
参拜孔子
孔子(公元前551~公元前479)名丘,字仲尼,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,儒家学说的创始人。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他的哲学思想倡“仁义”,“礼乐”,“德治教化”,以及“君以民为体”,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,文化领域中,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。
在古代,学子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 。在此,学子们向孔子先师鞠躬行礼 。
领导致辞
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愿学子们通过今天的入泮礼,迈开学习的第一步,走好人生的每一步!
领导致辞
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愿学子们通过今天的入泮礼,迈开学习的第一步,走好人生的每一步!
敬茶明礼
中华传统源远流长,敬茶不仅仅代表着学子对师长深深的情意,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情感传承。隆重的仪式感时刻教导着我们,不要忘记最初的那份师生情谊。
授戒仪式
心有尺戒,行有所止。家长代表持尺一把,将戒尺授与老师,就是将教育孩子的权力交给老师。
诵读经典
弟子规,圣人训。首孝梯,次谨信。
泛爱众,而亲仁。有馀力,则学文。
孩子们手持弟子规,专注认真。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声诵读经典,开启智慧的旅程!
开笔仪式
"人生聪明识字始"
写字识字是学习文化的第一步
"人"字寓意着同学们在学习的启蒙阶段
首先要堂堂正正立身
要像”人”字一样顶天立地!
点朱砂又称“开天眼”
一颗颗朱砂红痣,
点在学子们的双眉之间 、正眉心处,
代表的是给每一位学子开启智慧 。
希望学子们从此,
眼明 、心亮、好读书、
读好书、立伟志、正品行!
击通三鼓,志向齐鸣
“鸣志”即“明志”,意为表明自己的志向
通过击鼓的方式
表达同学们要读书上进和考取功名的愿望
鼓声越响,说明志向越大!
梦想启航
每个人都有梦想,为梦想前行
哪怕一路荆棘,都将成为峥嵘岁月!
让纸飞机承载着同学们的梦想
一起放飞梦想,飞向未来!
合影留念
学子们,
你们告别了幼儿园的生活,
从今天起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,
并朝着优秀的少先队员前进,
我们崭新而美丽的旅途即将开启,
让我们一起记录这美好时刻!
良好的开端,是奠定成功的基础。愿此次入泮礼,成为学子们成长的第一步!学子们,即将开启成长道路的新篇章。请记住老师和家长对你们的殷切希望。扬起理想的风帆,努力学习,书写出最精彩的人生。用实际行动力争做一名光荣的小学生。我们在共同期待,期待你们早日成才。
礼成
入泮开笔·拜师习礼
2023广州市白云区嘉禾新都学校
一年级新生入泮礼活动,圆满礼成!